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要点和控制
日期:2019-05-23 / 人气: / 来源:未知
道岔是轨道工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制约着线路的行车速度和安全性,在总结前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如下施工技术要点和控制文字以指导施工实践。
1 概述
整体道床以其整体性强、稳定性好、养护维修方便和工作量小而广泛应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国家铁路的隧道内和桥上。但采用整体道床作为道岔的轨下基础,主要是在地铁中应用,由于道岔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行车安全,故其施工方法必须安全可靠。其次还应根据地铁的车辆构造特点和运营特点以及轨道结构的非凡性,进必要的行改进。
2 施工工艺原理
通过精确测设铺岔基标,把道岔岔位及高程通过与基标之间的平面与空间关系表示出来,通过测设得知基标点与道岔的水平和高程差,利用方尺和支撑架配合使用,定出道岔中线和轨面高程,经调整道岔几何尺寸、吊挂短岔枕、浇筑混凝土等工序,将短岔枕连同整个道岔固定在混凝土道床内,使道岔铺设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 施工技术简介
3.1 总体施工方案
整体道床道岔一般采用提前预铺方案,将道岔料倒送至施工地点,人工进行架轨,安装混凝土岔枕,调轨,浇筑混凝土支墩,最后拆除钢轨支撑架,经各专业联合隐蔽检查后,浇筑道床混凝土并养生。
3.2 工艺流程
3.3 施工预备
施工前对土建施工单位移交的结构底板进行检查,要求无浮浆、积水。基底采用人工进行密集凿毛,凿坑深5~10mm,坑距30~50mm,凿毛完毕后立即清扫杂物垃圾,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结构底板冲洗干净。
3.4 基标测设
道岔铺轨基标测设根据控制基标和道岔铺轨设计图进行。精度应符合《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相关章节的规定。
一般60R2-#6单开道岔设4个控制桩,分别位于:道岔中心一个、岔首基本轨接缝处一个和直、侧向岔尾基本轨接缝处各一个。将控制点引出至线路中心外1.5m处,再适当加密便于施工时校核,加密桩布置在尖轨尖端一个,尖轨跟端一个,辙叉端部一个,护轨中部一个,全部布设在线路中心外1.5m处。共计护桩及加密桩8个。交叉渡线共设置37个铺轨基标,其中控制基标17个,分别位于4个单开部分的道岔中心(4个)、整个交叉渡线中心(1个)、长短轴上(4个)以及岔头岔尾(4个);加密基标共33个,分别位于交叉渡线的外侧及端部内侧。
3.5 进货检验及散料
由厂家直接供货于指定地点,现场清点验收,分类堆放。道岔钢轨装车时,尖轨、辙叉及护轮轨应注重铺设方向及道岔开向。尖轨与基本轨捆扎牢固、密贴,以防损伤尖轨。岔枕进场后严格按其外观质量、类型、尺寸逐一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运往工作面。
3.6 组装道岔、粗调几何尺寸
(1)架轨
按照道岔总布置图进行道岔钢轨连接,用压机抬起钢轨,将支撑架合理放置在轨下托起钢轨(约每隔4根短枕放置1根支撑架)。由于道岔结构形式决定了所用支撑架较长,为便于施工,将支撑架设置为拼装式,使用时通过梁身连接板及联结螺栓连接,。
(2)粗调
①根据基标,确定并调整岔头、岔尾的位置,并保证岔头两股钢轨的方正。
②调外直股方向:根据外直股外侧基标,用L尺从岔头到岔尾依次调整道岔外直股的方向和高程,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③在保持道岔外直股不动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内直股处的轨卡的水平螺栓及立柱,依次调整道岔内直股的轨距、水平,直至达到要求。
④调整曲上股轨距、水平:按照设计图纸,把支距尺放在规定的支距点上,在保持外直股不动的前提下,通过依次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曲上股处轨卡的水平螺栓,使曲上股各点支距达到要求。
⑤调整曲下股轨距:在保持曲上股位置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曲下股处的轨卡水平螺栓,调整曲下股各点轨距。
(3)散布、安装扣件及铁垫板、扣件按设计图纸规定的类型有次序的分类散布,根据道岔图纸短轨枕间距在基本轨上画铁垫板印,按序号依次上扣件。上铁垫板时,有专人负责对安装铁垫板位置、型号进行检查。
3.7 吊挂混凝土短岔枕
在方向和轨距粗调完毕后,开始进行吊挂安装混凝土岔枕,短岔枕安装距离允许偏差为±10mm,螺旋道钉要拧紧,并复紧3次,以防止出现空吊板现象。采用水平尺检查相邻岔枕是否在同一平面,超标的立即改正。
3.8 精调道岔几何尺寸
道岔各部的几何状态,必须按道岔铺设图、整体道床布置图及铺设基标进行调整;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道岔和混凝土轨枕的位置,道岔各部的几何状态,发现超标立即调整。整体道床道岔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里程位置 允许偏差为±15mm;
(2)导曲线及附带曲线 导曲线支距答应偏差为1mm,附带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差答应偏差为1mm;
(3)轨顶水平及高程 道岔全长范围内高低差不应大于2mm,高程允许偏差为±1mm;
(4)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曲尖轨在第一连接杆处的动程不应小于设计图要求;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1mm;尖轨尖端处轨距答应偏差为±1mm;
(5)查照间隔比照设计图允许偏差为 2、0mm;护背距离比照设计图允许误差为0、-1mm;
(6)轨面应平顺,滑床板在同一平面内,轨撑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0.5mm。
3.9 浇筑混凝土支墩
钢轨精调达标后支立支墩模板,每2~3m设1个混凝土支墩,支墩应沿线路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支墩面距轨道底面10cm,混凝土支墩模板采用转角钢模拼装,木模宜采用表面平整光滑的竹胶板。由于混凝土支墩尺寸较小,模板与轨枕间的距离不足以使用振捣棒,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人工振捣密实。
3.10 浇筑道床混凝土
支墩拆模后,撤除支撑架而以支墩代替。为加强与道床混凝土的联接,应按要求将支墩四面凿毛。按要求组装道床模板,道床浇筑过程中应分层、水平、分台阶灌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12h后,采用喷洒养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应保证有14d时间。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拆模;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轨道上方可载重、行车。
3.11 整体道床交叉渡线铺设
根据交叉渡线上长、短轴上的基标,拉出长短、轴的轴线,然后根据弦线方向及道岔中心位置铺设锐角辙叉、钝角辙叉及连接短轨,装上接头螺栓,组成菱形, 再用道岔中心基标和两侧加密基标控制、调整4组单开辙叉的位置和方向,按图纸铺设4个角的单开道岔,其调轨方法基本同单开道岔。
4 质量控制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技术人员对道岔设计图纸进行具体会审,对每道工序进行技术交底,管物资人员依据图纸做好道岔材料的进场检验和清点。
(2)严格按照《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进行导线点复测和基标测设并按相关检测程序进行报验,经检无误后再安排后续施工。
(3)及时准确地做好施工前的各种需用试验项目,为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4)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对滑床板水平和尖轨的密贴调整作为施工控制重点,派专人跟班指导和检测,不放过任何一道不合格工序。
(5)严格控制道床模板安装尺寸,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拆除。
5 安全措施
(1)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向施工人员进行工序和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拨移尖轨时应站稳,要有统一指挥,防止挤伤手脚。
(3)因施工空间受限,每个作业人员要注重自身安全,穿戴好防护用品还必须关注四周的作业人员、工具设备。施工中各道工序应保持适当间隔,避免相互干扰的同时还要保证必要的衔接与配合。
(4)道岔施工完成后,及时在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处安装钩锁器。
6 结语
道岔是线路的薄弱环节,直接制约着列车运行速度,严格按照标准组织施工和检查是成功铺设的必要途径和要害所在,重视和积累施工经验,不断总结,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日臻成熟,可向地铁及铁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柏成,常素良.整体道床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3(增刊):20-22.
[2]GB5030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S].
[3]GB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4]江 波.城市高架轻轨支承块承轨台式整体道床施工工法[J].铁道标准设计,2004(4).
1 概述
整体道床以其整体性强、稳定性好、养护维修方便和工作量小而广泛应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国家铁路的隧道内和桥上。但采用整体道床作为道岔的轨下基础,主要是在地铁中应用,由于道岔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行车安全,故其施工方法必须安全可靠。其次还应根据地铁的车辆构造特点和运营特点以及轨道结构的非凡性,进必要的行改进。
2 施工工艺原理
通过精确测设铺岔基标,把道岔岔位及高程通过与基标之间的平面与空间关系表示出来,通过测设得知基标点与道岔的水平和高程差,利用方尺和支撑架配合使用,定出道岔中线和轨面高程,经调整道岔几何尺寸、吊挂短岔枕、浇筑混凝土等工序,将短岔枕连同整个道岔固定在混凝土道床内,使道岔铺设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 施工技术简介
3.1 总体施工方案
整体道床道岔一般采用提前预铺方案,将道岔料倒送至施工地点,人工进行架轨,安装混凝土岔枕,调轨,浇筑混凝土支墩,最后拆除钢轨支撑架,经各专业联合隐蔽检查后,浇筑道床混凝土并养生。
3.2 工艺流程
3.3 施工预备
施工前对土建施工单位移交的结构底板进行检查,要求无浮浆、积水。基底采用人工进行密集凿毛,凿坑深5~10mm,坑距30~50mm,凿毛完毕后立即清扫杂物垃圾,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结构底板冲洗干净。
3.4 基标测设
道岔铺轨基标测设根据控制基标和道岔铺轨设计图进行。精度应符合《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相关章节的规定。
一般60R2-#6单开道岔设4个控制桩,分别位于:道岔中心一个、岔首基本轨接缝处一个和直、侧向岔尾基本轨接缝处各一个。将控制点引出至线路中心外1.5m处,再适当加密便于施工时校核,加密桩布置在尖轨尖端一个,尖轨跟端一个,辙叉端部一个,护轨中部一个,全部布设在线路中心外1.5m处。共计护桩及加密桩8个。交叉渡线共设置37个铺轨基标,其中控制基标17个,分别位于4个单开部分的道岔中心(4个)、整个交叉渡线中心(1个)、长短轴上(4个)以及岔头岔尾(4个);加密基标共33个,分别位于交叉渡线的外侧及端部内侧。
3.5 进货检验及散料
由厂家直接供货于指定地点,现场清点验收,分类堆放。道岔钢轨装车时,尖轨、辙叉及护轮轨应注重铺设方向及道岔开向。尖轨与基本轨捆扎牢固、密贴,以防损伤尖轨。岔枕进场后严格按其外观质量、类型、尺寸逐一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运往工作面。
3.6 组装道岔、粗调几何尺寸
(1)架轨
按照道岔总布置图进行道岔钢轨连接,用压机抬起钢轨,将支撑架合理放置在轨下托起钢轨(约每隔4根短枕放置1根支撑架)。由于道岔结构形式决定了所用支撑架较长,为便于施工,将支撑架设置为拼装式,使用时通过梁身连接板及联结螺栓连接,。
(2)粗调
①根据基标,确定并调整岔头、岔尾的位置,并保证岔头两股钢轨的方正。
②调外直股方向:根据外直股外侧基标,用L尺从岔头到岔尾依次调整道岔外直股的方向和高程,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③在保持道岔外直股不动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内直股处的轨卡的水平螺栓及立柱,依次调整道岔内直股的轨距、水平,直至达到要求。
④调整曲上股轨距、水平:按照设计图纸,把支距尺放在规定的支距点上,在保持外直股不动的前提下,通过依次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曲上股处轨卡的水平螺栓,使曲上股各点支距达到要求。
⑤调整曲下股轨距:在保持曲上股位置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钢轨支撑架上位于曲下股处的轨卡水平螺栓,调整曲下股各点轨距。
(3)散布、安装扣件及铁垫板、扣件按设计图纸规定的类型有次序的分类散布,根据道岔图纸短轨枕间距在基本轨上画铁垫板印,按序号依次上扣件。上铁垫板时,有专人负责对安装铁垫板位置、型号进行检查。
3.7 吊挂混凝土短岔枕
在方向和轨距粗调完毕后,开始进行吊挂安装混凝土岔枕,短岔枕安装距离允许偏差为±10mm,螺旋道钉要拧紧,并复紧3次,以防止出现空吊板现象。采用水平尺检查相邻岔枕是否在同一平面,超标的立即改正。
3.8 精调道岔几何尺寸
道岔各部的几何状态,必须按道岔铺设图、整体道床布置图及铺设基标进行调整;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道岔和混凝土轨枕的位置,道岔各部的几何状态,发现超标立即调整。整体道床道岔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里程位置 允许偏差为±15mm;
(2)导曲线及附带曲线 导曲线支距答应偏差为1mm,附带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差答应偏差为1mm;
(3)轨顶水平及高程 道岔全长范围内高低差不应大于2mm,高程允许偏差为±1mm;
(4)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曲尖轨在第一连接杆处的动程不应小于设计图要求;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1mm;尖轨尖端处轨距答应偏差为±1mm;
(5)查照间隔比照设计图允许偏差为 2、0mm;护背距离比照设计图允许误差为0、-1mm;
(6)轨面应平顺,滑床板在同一平面内,轨撑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0.5mm。
3.9 浇筑混凝土支墩
钢轨精调达标后支立支墩模板,每2~3m设1个混凝土支墩,支墩应沿线路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支墩面距轨道底面10cm,混凝土支墩模板采用转角钢模拼装,木模宜采用表面平整光滑的竹胶板。由于混凝土支墩尺寸较小,模板与轨枕间的距离不足以使用振捣棒,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人工振捣密实。
3.10 浇筑道床混凝土
支墩拆模后,撤除支撑架而以支墩代替。为加强与道床混凝土的联接,应按要求将支墩四面凿毛。按要求组装道床模板,道床浇筑过程中应分层、水平、分台阶灌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12h后,采用喷洒养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应保证有14d时间。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拆模;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轨道上方可载重、行车。
3.11 整体道床交叉渡线铺设
根据交叉渡线上长、短轴上的基标,拉出长短、轴的轴线,然后根据弦线方向及道岔中心位置铺设锐角辙叉、钝角辙叉及连接短轨,装上接头螺栓,组成菱形, 再用道岔中心基标和两侧加密基标控制、调整4组单开辙叉的位置和方向,按图纸铺设4个角的单开道岔,其调轨方法基本同单开道岔。
4 质量控制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技术人员对道岔设计图纸进行具体会审,对每道工序进行技术交底,管物资人员依据图纸做好道岔材料的进场检验和清点。
(2)严格按照《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进行导线点复测和基标测设并按相关检测程序进行报验,经检无误后再安排后续施工。
(3)及时准确地做好施工前的各种需用试验项目,为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4)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对滑床板水平和尖轨的密贴调整作为施工控制重点,派专人跟班指导和检测,不放过任何一道不合格工序。
(5)严格控制道床模板安装尺寸,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拆除。
5 安全措施
(1)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向施工人员进行工序和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拨移尖轨时应站稳,要有统一指挥,防止挤伤手脚。
(3)因施工空间受限,每个作业人员要注重自身安全,穿戴好防护用品还必须关注四周的作业人员、工具设备。施工中各道工序应保持适当间隔,避免相互干扰的同时还要保证必要的衔接与配合。
(4)道岔施工完成后,及时在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处安装钩锁器。
6 结语
道岔是线路的薄弱环节,直接制约着列车运行速度,严格按照标准组织施工和检查是成功铺设的必要途径和要害所在,重视和积累施工经验,不断总结,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日臻成熟,可向地铁及铁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柏成,常素良.整体道床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3(增刊):20-22.
[2]GB5030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S].
[3]GB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4]江 波.城市高架轻轨支承块承轨台式整体道床施工工法[J].铁道标准设计,2004(4).
作者:admin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K1270Rail锯轨机锯片使用保养指南09-10
- DFZ-1型复轨器使用手册08-20
- ZF-3型组合式复轨器救援设备使用方08-17
- 钢包加盖节能控制系统08-16
- 货车车钩自动分离的原因有哪些08-15
- 集宁工务段党委注重党员作用发挥08-10
相关内容 Related
- 蒙华铁路正在修建中07-16
-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银西高铁07-16
- 郑济先开段架梁标准化作业赢得好07-16
- 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顺利完成首次07-16
- 拉林铁路沿线牵引变电所开始设备07-16
- 为防洪抢险中的铁路人点赞07-16